- 佘才高;于百勇;杨旭;易危香;叶慧珍;
随着都市圈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深化,城市交通体系的互联互通已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高效整合各类交通资源,满足不同出行者的多样化出行需求,对于提升都市圈一体化出行服务的品质至关重要。智慧出行服务作为利用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优化服务质量的前沿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文章从数据赋能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南京都市圈在数字化和一体化建设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出行服务助手成熟度模型,并设计面向都市圈乘客的出行服务助手,旨在构建一个全面覆盖南京都市圈的乘客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多模式交通服务的一站式整合。同时,文章提出构建碳普惠平台的构想,以促进南京地铁官方APP从单一的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服务工具向都市圈综合服务门户的转变,从而显著提升都市圈乘客的服务体验。
2025年02期 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 郭利田;李红利;付建飞;宋晔;
西部合资铁路是引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沿线国土开发的重要通道。提升西部合资铁路运营效益既是合资铁路自身可持续性发展需要,也是提高合资铁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水平的重要举措。基于西部合资铁路运营规模快速增长、资本金比例低、经济效益差、社会效益突出的现状特征,分析制约西部合资铁路运营效益主要因素,研究并提出西部合资铁路运营效益提升策略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合资铁路运营效益主要受债务负担重、建设运维成本高、营收能力差等因素制约。基于研究结果,文章从降低债务杠杆、拓展增收降本途径、建立公益性线路运输补贴机制3个方面提出西部合资铁路运营效益提升策略建议,进而促进西部合资铁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不断提升。
2025年02期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 李昌宇;曹忠伟;张若楠;
对于客流量庞大的地铁换乘站而言,合理的客流组织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徐州地铁彭城广场换乘站为例,分析地铁站乘客的换乘特征及换乘方式,并结合该站的实际客流换乘现状,运用基于社会力模型的AnyLogic仿真平台对站内乘客换乘过程进行仿真,深度分析建筑拐角区域的客流拥堵现象。为缓解客流压力,从合理设置导流围栏的角度出发,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并再次通过仿真模拟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措施可显著减少客流交叉情况,有效避免拥堵。当优化方案应用于彭城广场站后,实际拥堵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为同类型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12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 刘燕;李恒如;谷卫;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对于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愈发重要。然而,现有模型在处理大规模、多维度数据时面临预测精度不足和计算复杂度高的挑战。为解决该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多分支ResCovLSTM的深度学习模型,创新性地设计4个独立分支,分别处理天气与空气质量、流入量、流出量以及网络拓扑结构等关键因素。通过融合残差网络、CovLSTM和卷积注意力等模块,有效提升预测精度和模型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单步和多步预测中均表现出色,显著降低预测误差。以WMAPE为例,模型在单步预测中的WMAPE仅为8.625 1%,相比次优模型降低0.16%,证明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2025年02期 130-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0K]